X

2024年2月11日:罗马尼亚与土耳其的关系

罗马尼亚人和土耳其人已经相识数百年,首些接触早在14世纪下半叶。随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奠定了庞大帝国的基础,罗马尼亚与土耳其的第一次军事冲突可以追溯到1369年。随后,罗马尼亚公国弗拉迪斯拉夫·弗莱库王子的军队与匈牙利国王卢多维克一世的军队一起参与了一场军事冲突,与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一世的军队作战。在半个世纪时间,直到1878年,罗马尼亚公国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受到土耳其文化与文明的影响。1877-1878年的冲突导致罗马尼亚获得独立后,两国恢复了正常关系。如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通过2011年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了军事和经济联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土耳其、南斯拉夫和希腊构成了巴尔干协约,这是一个反修正主义的安全架构。在《1938-1944年罗马尼亚与土耳其外交关系文件》第二卷的发行仪式上,土耳其驻布加勒斯特大使厄兹古尔·卡万奇·阿尔坦谈到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和罗马尼亚区域之间关系历史传统的重要性,还谈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之间的良好外交关系。“土耳其和罗马尼亚一直非常亲密,就像当今一样,它们是邻居和盟友。这里谈到两国是盟友的时间,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牢固,领导人非常亲密,各国外交部长是好朋友。必须说,我对当时的外交技巧感到惊讶。但与此同时,我对关系的深度并不感到惊讶,因为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建交已有146年了。我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6年前。当罗马尼亚脱离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时,它几乎立即承认了这一点,土耳其是第二个这样做的国家。从那一刻起,这种关系就在理解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



毫无疑问,罗马尼亚-土耳其外交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年里取得的,即以巴尔干协约的建设为代表。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可怕的大屠杀,整个欧洲,特别是巴尔干地区仍然处于动荡之中。这导致希望保留凡尔赛和约体系的国家结成联盟并做出安全承诺。历史学家约努则·郭若卡鲁概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协约国或巴尔干协约形成的过程。“我们纪念巴尔干协约成立90周年。这就是穆斯塔法·凯末尔构想的项目,让巴尔干国家建立联盟。1930年代举行几次巴尔干会议:第一次在雅典,第二次在伊斯坦布尔,于1931年,1932年在布加勒斯特,1933年在希腊塞萨洛尼基举行,1934年《巴尔干谅解》就成立,土耳其也参与其中。


当时已与苏联建立了几项协议,而土耳其通知苏联要加入该项目。当时罗马尼亚与苏联的关系处于冻结状态,罗马尼亚寻求通过土耳其与苏联接近。”



反修和地区安全联盟的外交政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巴尔干地区协约没有时间创建必要的运作和反应机制。约努则·郭若卡鲁说 :“罗马尼亚和土耳其都是新成立的国家,它们奉行了防御性的反修正主义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中,反修正主义态度不断加深,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联盟和关系上也出现了变化。这导致我们相信联盟在和平时期发挥作用,而当冲突一开始,它们就会重新定义。”



欧洲两大极权制度即纳粹德国和苏联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和1939年的《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条约》打破了地区联盟,并使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对立阵营。 约努则·郭若卡鲁说:“土耳其在二战中的优势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穆斯塔法·凯末尔的继任者是伊斯梅特·伊诺努。他就是在洛桑谈判签订法律承认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条约的人。洛桑谈判让伊斯梅特·伊诺努积累谈判经验,此外让大家了解土耳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历了多少战斗,损失了多少人。这条道路将罗马尼亚置于一个利益范围,而土耳其则置于另一个利益范围。”


即使在二战后,罗马尼亚和土耳其虽然处于对立阵营,但仍保持着友好关系。 今天,历史传统和共同利益得以延续。

Categories: 历史长廊
X

Headline

You can control the ways in which we improve and personalize your experience. Please choose whether you wish to allow the following:

Privacy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