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23年11月20日:汉学家尤娜拉·沃伊库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节目主持人小玉今天您介绍一位年轻汉学家尤娜拉·沃伊库(Ionela Voicu) 以及在罗马尼亚翻译的中文书籍展览。尤娜拉的中文名字叫尤娜,是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系中文和法文专业的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语言大学继续深造5年,获得了中文和法文笔译和口译专业的硕士学位。返回国内以后,近15年来积极参与翻译工作。尤娜是国家授权翻译,一边翻译中文书籍,一边翻译各种文件。她注册了翻译公司,最近也注册了一家出版社。



尤娜11月2日在首都国家文学博物馆举办了“中国书 图书展览。借此机会她邀请了罗马尼亚汉学家,翻译家和读者爱好者参加一次座谈会。她每隔两年举办类似的活动,因为这是翻译家向大众介绍他们翻译书籍,图书市场上的新趋势及发展的良好机会,同时对读者和中华文明爱好者来说也是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学以及翻译家面对的各种挑战的良好平台。



当被问到如何对中文和翻译书籍产生爱好时,她指出:“我从高中就喜欢翻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参加了一次法文翻译国际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我获得的奖品是100本图书,让我感到特别高兴。我翻译的第一本中文书叫“面具,但是没有出版上市,只有用于研究中国面具的参考材料。第一本出版的是苏童的作品“妻妾成群的罗文译本,是2015年在我国著名“波利洛姆出版社出版的。到目前为止,我翻译了9本书籍,包括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我还要提到的是,有的书籍是同一些同学一起合作翻译的,这是非小说类书籍,出版社对我们提出翻译的期限。我爱翻译文学,但可惜的是,从9本中文书中,只有3本是文学作品,即苏童的“亲妾成群,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和常怡的“故宫里的大怪兽。今年注册了一家出版社,打算多多翻译中国文学,将中国文学推介给国内读者,同时对读者敞开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由于财政原因,我意识到不能只翻译文学作品,也要专注其它领域的书籍,我对读者感兴趣的领域持有一个开放态度。



尤娜在介绍中文翻译书籍市场的情况时说:“和10年,15年前的情况来比,近几年来中文翻译书籍变得很活跃。可是我发现,大多数的书籍是从英文译成罗马尼亚文的,是对外普及中国文明的书籍。文学作品的翻译名列第二,但是好消息是,中国文学作品是直接从中文译成罗马尼亚文的。具体来讲,近4年来30多本中国文学作品译成了罗马尼亚文,大多数是中国当代文学品。罗马尼亚汉学家翻译在中国和在国外获得名气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以及余华,苏童,张伟,常怡,雪默,曹文轩等等。我希望,通过翻译家的勤劳工作,喜欢阅读中国文学的罗马尼亚读者越来越多。



当问到尤娜举办对外介绍中国书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她说:“从2019年罗马尼亚和中国庆祝建交70周年起,我决定隔两年举办一次献给中文翻译书籍的活动,以对外推介中国书籍及其翻译家。首都文学博物馆从一开始就对我的倡议表示欢迎。今年11月初举办的活动是我同博物馆进行的第三次合作项目。参加活动包括布加勒斯特大学和布拉索夫市“特兰西瓦尼亚大学汉语系的教授,中国驻罗使馆外交官,孔子学院的代表人士,中国驻布加勒斯特文化中心主任,我国驻中国前任大使,翻译家兼作家维奥雷尔-布杜拉,不少中文翻译家,大学生和喜爱中国的读者。我觉得这是不同时代的人见面,进行对中国共同热情交流的良好机会。



在谈到设立出版社及翻译家面对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计划时,尤娜指出:“我刚刚踏上出版领域的道路,开头阶段不得不面对各种困难。我可以邀请听友再过2-3年后看一看,那时我可以谈谈管理一家出版社意味着什么,是否只依靠这份工作的收入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我对经济方面的期盼不大,这要直接考虑到印刷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导致了书籍价格上涨及销售量下降。对我来说,设立出版社是投入不少感情和热情的灵感项目,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希望,会说服更多的翻译家参与这一长期的项目,这样通过各位作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每一本翻译的书籍成功地建造罗马尼亚和中国之间的友谊,互相了解之桥。



小玉(编译)苏燕(审编)


Categories: 淑媛庭院
X

Headline

You can control the ways in which we improve and personalize your experience. Please choose whether you wish to allow the following:

Privacy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