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持工作签证抵达罗马尼亚的外国人如何陷入非法居留境地
一个近期经济移民中较少为人知的方面是,大量持工作签证来到罗马尼亚的公民失去了合法身份。这是一个被体制所忽视、影响着数万人的问题。
Iulia Hau 和 Irina Ivașcu (逸雪), 10.09.2025, 12:48
近日,亚洲工人的存在成为了罗马尼亚媒体空间讨论的焦点和舆论分歧的根源。针对一名尼泊尔外卖员的街头仇外攻击事件,揭示了这些数量日益增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脆弱处境——他们来填补的是罗人不愿做或更倾向于去西方国家从事的工作岗位。袭击事件发生一周后,首都布加勒斯特市议会先是批准了由两个右翼组织策划的反移民抗议活动,随后又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许可。同月,布加勒斯特市政府宣布,暂时将《首都移民包容战略》批准草案从公共辩论中撤回。
然而,亚洲工人处境的一个关键方面却完全处于公众视野之外:他们以合法方式持工作签证抵达罗马尼亚后,却因自身无法控制的原因而陷入非法居留状态。根据从移民局和劳动部收集的官方数据,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共签发了25万份工作目的签证。但在同一时期,仅发放了13万8千份以工作为目的的临时居留许可,而到2024年11月,其中有效的居留许可已不足10万份。
为了抵达罗马尼亚,大多数亚洲人通过借贷数千欧元来支付(罗马尼亚及来源国的)中介佣金、机票以及签证相关费用。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官僚程序中失去了合法居留权。
专门从事移民和人口贩运案件的律师达尼埃拉·杂哈里亚-莫内斯库(Daniela Zaharia-Mănescu) 表示,存在这样的情况:外国人一旦抵达罗马尼亚,会被要求从事与他们同意前来时完全不同的工作岗位。
她说:“所以,他们的工作性质被改变了。当他们踏上罗马尼亚领土时,发现自己实际上必须做别的工作,在不同的地点,可能拿着完全不同的工资,甚至工作和住宿条件也可能与当初承诺的完全不同,工作时间也不同。我们面临两种情况:他们要么接受这些条件,要么如果不接受,就不会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在此期间,他们必须找到新的雇主,以便让该雇主在这名外国公民剩余期限内获得雇佣批准。”
专家所说的期限指的是他们凭以入境的工作雇佣签证的有效期:即90天。达尼埃拉·杂哈里亚-莫内斯库说:“外国人没有时间,因为申请雇佣批准的系统和方式非常耗时。确实有很多公民就这样,在实际上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变成了非法居留。因为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对我们罗公民来说,找工作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是对一个外国公民。而且还要把办理额外手续以获得雇佣批准的责任加在雇主身上。”
这只是外国人可能陷入非法居留的众多情况之一。第二种常见的陷入非法居留的情况是更换雇主。外国人不仅有权在为第一个雇主工作一年后不受限制地更换雇主,而且许多人也是被迫这样做。公司可能破产,可能失去雇佣外国人的权利,或者干脆决定不再需要他们。
更换工作首先需要新雇主获得新的工作批准,这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涉及一系列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和提交的条件和文件。外国人同样只有90天的时间来获得新的批准。尽管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参与度和责任极小,但如果申请被拒绝,后果却要由他们独自承担。
达尼埃拉·杂哈里亚-莫内斯库认为,当涉及到失去合法身份时,现行制度并未为外国人提供有效的辩护手段。许多人甚至成为人口贩运和劳动剥削的受害者,却无法获得有效且合格的法律咨询或罗马尼亚国家的保护。
当被问及应对这种普遍存在却被忽视的现象的可能解决方案时,专家达尼埃拉·杂哈里亚-莫内斯库回答道:“我首先会提议进行立法修改。在理由说明中,明确指出现行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修改是有用的,能带来什么帮助,会产生什么后果。关键是必须要有这样做的意愿,要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要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无法完全阻止它,这是肯定的,但至少可以尽可能地减轻负面后果,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它,并为外国公民提供保护。”
2024年,移民总局发布了2876份遣返决定,这一数字显著低于此前两年(这两年以罗马尼亚加入申根区的努力为标志):2023年近4000份,2022年为4316份。遣返决定是移民总局认定外国人在罗马尼亚境内非法居留并规定其有义务返回原籍国及自愿离境期限的行政行为。
逸雪(翻译)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