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我是谢芦宾,大家好!今天将读取有关听众日的来信,下面有3位中国朋友们和1位巴基斯坦听友的看法: 于10月8日,冬天里的太阳写道:
Serban Toader (谢芦宾), 30.10.2025, 07:00
于10月8日,冬天里的太阳写道:
“尊敬的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我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听友,非常高兴参加贵台的2025听众日活动.当今世界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有很多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的渠道获取公民的人身信息,利用网络或者电话来进行诈骗,诈骗受害者的资金,或者引导人们办理高利贷
,更有甚者,把受害者骗到东南亚诈骗园区,并对他们进行生命和财产的威胁。由于人工智能AI的极快发展,不法分子利用AI伪造语音和图像来进行诈骗,很多老人不明真相就上了当,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养老金都被骗了。
很多人都接到过诈骗的电话,包括我自己在内,政府也非常重视网络诈骗对国民的危害,政府推出了国家反诈APP,引导公民对诈骗进行举报。这一切都是由于网络信息的泄露,和黑客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应该团结合作,共同打击诈骗犯罪。不要轻信天上会掉馅饼,对网络账号设置一个安全而且自己能记得住的密码,在网络转账的时候一定要多加个心眼,要多方核实。必要时可报警。以上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下面是周政于 10月9日的答复:
“1.当今的网络威胁存在动机多元化的情况。除经济利益外,还涉及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甚至恐怖主义,特别是一些暗网信息,使得威胁源头难以追踪和遏制。从个人层面来说,生物特征、行为数据被滥用容易导致个人隐私泄露,从企业与机构层面来说,网络威胁导致生产停滞、服务瘫痪,数据泄露动摇客户信任,品牌价值受损。如果核心数据被窃取则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力甚至破产。从国家层面来说,能源、金融、医疗数据被威胁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通过虚假舆论操控舆论,则会让民众失去公共理性。跨国网络攻击成为新的地缘博弈工具。
2.我觉得自己处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同时也会感到对信息去伪存和以前相比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我认为注意力是稀缺资源,认同感是网络舆论抢占的目标。只有在点击、相信并分享信息资讯前先暂停并思考,才会拥有对网络威胁的免疫力。
3.国家与社会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法规,并加强宣传普及,提升全民守法意识。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鼓励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威胁检测和态势感知。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渠道,为网络安全领域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在使用AI工具前,需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并定期扫描其漏洞并修正。”
梅林 10月14日说:
“近年来,各行各业、政府机构、教育系统乃至普通民众都在争相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但到2026年,我们开始要找到人工智能对就业、商业和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重大问题的答案。当前,重点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重塑,以便在这个既勇敢又陌生,有时还令人担心的新世界里找到自身定位。
在医疗保健领域,这意味着实施已在研究中证明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惠及现实生活。在媒体和市场营销界,这意味着构建能够顺应‘零点击’等趋势并加以利用的系统,而非受其拖累。日常生活中,随着对其潜在风险认知的加深,我们将借助人工智能节省时间,摆脱单调任务,从而更高效、更安全地工作与生活。
这些挑战不仅关乎技术,更涉及社会、人文和伦理层面。在2026年取得成功意味着不应抗拒或恐惧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而是重新思考我们如何利用它创造的机会。中国四川犍为梅林听友上。”
巴基斯坦的 Muhammad Aqeel Bashir穆罕默德·阿基尔·巴希尔说:
“如今,网络威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几乎所有人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我认为社会应该做出更多努力来保护人们免受网络风险。政府、学校和媒体都应该教育大众,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如何在互联网上保持安全。电视和广播应该开设用本地语言进行的宣传项目,以便人们可以轻松理解。家长也应指导孩子如何安全上网。年轻一代学习数字技术更快,他们了解更多新的应用、网站和社交平台,但有时也会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冒险,忘记保持警惕。因此,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应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并互相帮助。
我想感谢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提出这个美丽的倡议,并一直将来自许多国家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今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感谢所有的朋友们,下次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