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6日: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杨·比亚努
现代罗马尼亚国家的文化机构延续了原有的机构,但也有一些新的机构从零开始建立,依靠一些热心人士的雄心壮志和奉献精神。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就是其中一家享有盛誉的文化机构,与其联系在一起的热心人士——杨·比亚努馆长正是其中一位。

Roxana Ribu (洛河), 16.06.2025, 14:29
现代罗马尼亚国家的文化机构延续了原有的机构,但也有一些新的机构从零开始建立,依靠一些热心人士的雄心壮志和奉献精神。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就是其中一家享有盛誉的文化机构,与其联系在一起的热心人士——杨·比亚努馆长正是其中一位。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与罗马尼亚科学院于1867年同时成立,图书馆的首笔藏书来自罗马尼亚国内外文化界人士的捐赠。除捐赠外,图书馆的发展还通过购置和国际交流实现。与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进行印刷材料交换的第一个机构是丹麦皇家科学院,时间是1870年。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成立18年后,即1885年,《法定保藏法》就生效,规定在罗马尼亚领土上印刷的所有资料都必须向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送交三份副本。图书馆的首任馆长兼组织者是杨·比亚努。比亚努于1856年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信奉希腊天主教,曾在布拉日市读高中。高中毕业后,他定居罗马尼亚王国,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系。他曾在米兰、马德里和巴黎学习,后成为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与哲学系教授,并于1884年被任命为科学院图书馆馆长。罗马尼亚学院图书馆现任馆长尼古拉·诺伊卡阐述了该机构首任馆长创建机构的奉献精神, 说:“杨·比亚努将自己的生活与他所创立并直至生命的尽头领导的机构合一。在五十多年期间,他一直掌管科学院图书馆,并通过个人努力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他公开呼吁征集印刷书籍、出版物、手稿、版画和肖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能够研究罗马尼亚人的历史、语言和文学,从而努力让社会了解自己的历史。”
杨·比亚努一丝不苟地深知,只有设备齐全、组织有序的文化机构才能为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1915年4月,他拒绝将图书馆仅有一本的著作第一卷赠予费迪南国王之女马里奥拉公主,这起事件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图书馆珍宝守护者的辛勤付出。此外,另一个特殊时刻是1917年发生的事件,当时首都被德军占领,比亚努被囚禁在他位于科学院大楼的公寓里。敌人洗劫了古手稿基金,使其变得更贫乏。比亚努拒绝签署提交文件,手稿最终到达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并于1918年至1920年间回归祖国。”
优秀管理者的品质体现在那些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的人身上。杨·比亚努也深知身居领导岗位的人所面临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他们所在的机构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尼古拉·诺伊卡说:“1907年,罗马尼亚科学院管理机构成立,杨·比亚努被任命为总经理,负责协调科学院的运作。他担任图书馆馆长兼总经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致力于这个使命。”
比亚努在遗嘱中请求保护图书馆的文件与活动,防止‘在道德与物质方面上摧毁我们这个美丽富饶的祖国的各种制度’的所有滥用行为。”
杨·比亚努于1935年去世,此前他在罗马尼亚国家和社会经过的各个重大变革时间领导了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
编辑:Steliu Lamb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