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5年4月7日:《罗姆人:论例外主义的危害与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自1971年起,4月8日被定为国际罗姆人日。尽管罗姆人是罗马尼亚第二大少数民族,但社会学家一致认为官方数据,远未反映我国罗姆族公民的真实数量。

Irina Ivașcu (逸雪) 和 Iulia Hau, 07.04.2025, 12:17
自1971年起,4月8日被定为国际罗姆人日。尽管罗姆人是罗马尼亚第二大少数民族,但社会学家一致认为官方数据,远未反映我国罗姆族公民的真实数量。
多数关于罗姆人的媒体报道要么记录该群体持续遭受的歧视与隔离,要么聚焦日益增多的杰出罗姆人士。而在罗马尼亚南部登博维察省(Dâmbovița)的维祖雷什蒂村(Vizurești),约内拉·珀杜雷(Ionela Pădure)和她丈夫,在自家院子里为村里的罗姆与非罗姆儿童创造学习与发展空间。约内拉说,直到最近,大多数关于罗姆群体的研究仍是由群体外的人所做。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社区内部的人跻身知识分子精英行列——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或艺术家——并参与到讨论中。他们带来的个人视角,是政策变革真正落地不可或缺的关键。
在永久回国并创立维祖雷什蒂民间研究与文献中心前,约内拉曾留学海外并在法国学院教授法语。然而她认为,将某些罗姆人标榜为“特殊”的言论,其危害不亚于歧视性话语:“在我看来,谈论罗姆人时不该用‘他超越了自己的出身’、‘他是罗姆人中的例外’这类表述。这种标签造成的伤害远大于益处。那些从弱势群体崛起的知识分子都有特定成长背景。我始终强调自己是与罗姆人和非罗姆人互动的产物——我能就读索邦大学,是因为遇到了比我自己更相信我的老师。看看社会学家尼古拉·富尔图讷(Nicolae Furtună)、罗威娜·马林(Rowena Marin)、克里斯蒂·珀杜雷(Cristi Pădure),还有那些顶尖的罗姆语教授们,比如内戈伊(Negoi)教授……,这些人都拥有滋养他们的环境与人际网络。而在我们的社区中,除了社会经济问题之外,还有一整套体制性的种族主义,也表现为各种歧视。要突破这些障碍,需要额外的努力,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则不能。但若未能进入索邦,绝不意味着你不够优秀、没有价值。成功是相对的。讨论罗姆群体时必须强调这种多样性——我们不需要达到某种绩效标准才有发言权。“
约内拉认为,讲述普通罗姆人的故事同样珍贵——比如那位没有学历却将六个孩子养育成人的母亲,其生存条件远比她现在艰苦。今年4月8日,她与罗姆女性主义组织E-romnja及全国不同社区、不同年龄的罗姆妇女共度,分享日常生活。她坚信这些女性的生命经验值得被传颂。从法国回国后,她花了两年时间观察维祖雷什蒂的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求。
她说:“维祖雷什蒂不是我的家乡。我们是从法国回来后选择在这里定居的。然后我开始观察孩子们……维祖雷什蒂的孩子们在做什么?我尝试观察他们有什么能力——就像你说的,这些能力并不一定被社会所认可。只是单纯地看看他们会什么。女孩跳舞,男孩打架。于是我们开设舞蹈班和拳击课,旨在培养人际关系、情绪管理与身份认同等软技能。我们已经做了这件事五年了,我们增加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孩子们提出的。我从未强行引入项目——比如突然宣布 ‘明天开始学国际象棋’ 。我们会问:想尝试戏剧吗?好,那我们来做戏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需要表达渠道……让我们从他们已经拥有的能力出发去建设,不是为孩子适应环境,而是为环境适应孩子。我的中长期目标是培养新一代协调员与指导员——也许五年后我会重返巴黎,但这里的工作必须延续。”
约内拉强调说,维祖雷什蒂的指导员全是孩子们熟悉的当地人。如今年长些的孩子已开始自发组织年幼者。她发现,当孩子的能力获得认可时,其自尊心就会扎根,与自我的关系健康生长,从而有勇气拓展行动与兴趣的疆域。
逸雪(翻译)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