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及其盟友攻击苏维埃联邦,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广大最血腥的战场。据纳粹的宣传证实,这个以“巴巴罗萨为代号的行动是为了铲除苏维埃联邦及其代表的共产党制度。罗马尼亚连同芬兰、意大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和西班牙一并加入了德国阵营,试图借此恢复一年前被苏维埃吞并的巴萨拉比亚和布克维纳北部地区。
扬·拉丘是1990年以来罗马尼亚的重要政界人士之一,他反对法西斯和共产党独裁。1990年回国后,他参加了基督民主农民党重建工作并致力于恢复国家的民主环境。
“摩尔多瓦主义首次在俄罗斯的帝国文献中被提出,目的是破坏19世纪下半叶罗马尼亚国家的创建与稳固。这主义鼓励那些分离主义者去反对摩尔多瓦和蒙德尼亚公国的统一及罗马尼亚现代国家的建立。不过,摩尔多瓦主义在苏维埃执政时代达到高峰,并且一直遗存到今日。
根据我国1916年8月份同协约国签署的条约,俄罗斯军队保障帮助我国军队防御喀尔巴千山南部和东部的战场。不过,俄罗斯军队的指挥官没有履诺,而当年的战役遇到失败。
在1945年至1989年间,罗马尼亚共产党高级领导的个人私生活对平民是种奥秘。谁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爱好、关注那些事儿、他们相互私下讨论问题并做出决定。在那么隐晦的制度内,平民听说的新闻是谣传多过可以核实的信息。
1945年上台的共产党政府实施了教育改革和吸收听党的话的工人入党。新的教育系统依据旧的系统并重视“健康的社会来源-就是家庭出身。实际上这是一种政治标准,排除了竞争并培养新干部来支持新制度。
罗马尼亚首都的全盛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0年到1940年内。当时,布加勒斯特又被称作“小巴黎, 这是因为不少的建筑物是用巴黎主要建筑物的风格建成,其中就有北部的凯旋门和国家军人之家。
第一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经历了国宝被俄罗斯拿走的痛苦。之后,罗政府放弃了把国宝藏在国外的打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决定把国家银行的贵重物品藏在境内。而位于罗马尼亚西南部山区的迪斯马纳修道院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地方。
1918年3月27日,巴萨拉比亚地区的罗马尼亚人议员投票通过与罗马尼亚王国的统一。这是对1812年俄国吞并的修补,在第一次大战结束时的不稳定情况下,又被证明是最合适的政治措施。
1877年5月10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是欧洲20个独立国家之一。独立是国际情势所致,但也是罗马尼亚整个社会50多年努力的结果。同时罗马尼亚也投入俄罗斯-土耳其1877-1878年的战争。布加勒斯特“斯皮鲁·哈雷特大学的历史教授索林·克利斯德斯库介绍了战前的国际形势:“国际框架早就做好了, 这是因1875年在波黑,随即在保加利亚爆发起义,都是对奥斯曼帝国的苛捐杂税表示抗议。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模式确定,计划或指令经济能够避免资本主义危机。政府指令经济系统是共产党制度的顶梁柱。1945年3月6日,罗马尼亚第一届共产党政府上台后, 共产党就开始落实上述的系统。从自由市场经济到中央计划经济的转变为期几年,但有明确的定义和可达到的目标。
自由思维和反神职人员虽然不是同义词,也从未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但这两个词常常被搞到一起。历史上对牧师权威的质疑是与宗教改革运动甚至质疑神的存在或宗教情绪是相提并论的。
苏联化是国家和社会机构按照苏联的模式变更的过程。尽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增长速度很快。到1948年前国家已经苏联化了,而开始了社会苏联化进程,这个进程更长但更容易管理。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罗马尼亚厨房里充满香料的魔力和烹饪的秘密。历史上有不少有关的故事,但文学作品更使其更加充满吸引力。
1916-1917年的军事攻势以1918年5月份在布加勒斯特签署的和平条约结束。俄罗斯布尔什维克革命导致苏维埃制度建立后,圣彼得堡的新任政府谴责战争是帝国主义的并决定签署和平协议。在东部战场,罗马尼亚不再依靠任何支持,所以被迫要求签署和平条约,但这意味着胜者对败者施加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