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女作家西蒙娜·戈舒(Simona Gosu)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节目主持人小玉在本周栏目中向您介绍我国一位女作家兼翻译家西蒙娜·戈舒。西蒙娜1976年6月9日出生于布加勒斯特,毕业于首都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系。

Nora Zainea(小玉), 06.06.2025, 08:10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节目主持人小玉在本周栏目中向您介绍我国一位女作家兼翻译家西蒙娜·戈舒。西蒙娜1976年6月9日出生于布加勒斯特,毕业于首都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系。
她40岁以后才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我首先问到她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同时其动机是什么时,她说:“2016年完成了创意写作课程之后,我决定开始写作,因为当时我收到了一些非常积极的反馈,也有人开始邀请我为各种选集和文学杂志写短篇小说。我感觉写作是我职业上最大的成就,也是第一次真正热爱我作的一工作。我起步时获得了一些职业作家的支持,并接受了他们向我指导的建议。此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有了勇气。
2020年,我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脆弱》(Fragil)。这本书的主角是儿童,但并不是专为儿童而写,而是面向各个年龄段的读者。令我惊讶的是,这本书在中学生和高中生中深受欢迎。书中的片段还被收入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这本书还在2021年届“雅西市国际文学节”(FILIT )上获奖,同时被该市高中生评为“年度最佳的图书”。这本书讲述的是生活故事,不一定是温馨的,而是充满着悲剧性,甚至有些残酷元素,是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到成人的世界。其中两个故事被导演拉杜·阿夫林(Radu Afrim)改编为舞台剧,并搬到克拉约瓦市和康斯坦察市的国家剧院的舞台上演。
随后2023年年底,我的长篇小说《斯特拉》(Stela)出版了,主题与第一本书截然不同。《斯特拉》探讨了许多女性世界中的问题,以及首都当代生活中的许多热门话题。这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描述了各类人物——演员、企业家、职场白领、政治家等,展现了当代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女主角斯特拉深受1989年共产主义垮台后过渡时期的影响,那些社会变革对人们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她对历史和政治不感兴趣,但她的家庭却直接受到了影响——他们为其28年居住的国家政府50年代没收逃往国外异见人士的房屋90年代初被归还给了原来的房东。她无法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只觉得这是对她个人的一种不公。
小说中的事件发生在2018年10月举行的一次全民公投之前。那次公投的主题是重新定义“家庭”的概念。到了小说结尾,她才意识到这个公投实际上对她自己的家庭也有影响,并且明白了每个人都彼此依赖,个体无法脱离社会与历史而独立存在。
小说出版不久之后,就被女导演贾妮娜·卡尔布纳刘(Gianina Cărbunariu)搬到了布加勒斯特市诺塔拉剧院(Nottara)的舞台上,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喜悦。这部剧在剧院的剧目中是全新的、原创的,以现代的艺术概念呈现,鼓励观众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这部剧每个月都会演一次,而每场演出的门票都售罄。”
接下来我邀请西蒙娜介绍一下这两本书获得名气的背景时,她说:“《斯特拉》已被收录进罗马尼亚文化中心(ICR)的目录中,是最知名、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因此有机会引起外国出版商的关注。
此外,这本小说还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如:2024年《文化观察》奖、罗马尼亚文化广播奖、《雅西日报》文学奖、《索菲娅·纳杰德》女性文学奖、罗马尼亚作家联盟的提名、2023年届“雅西市国际文学节”上“青少年最佳图书”奖,同时也入选2025年《欧盟文学》奖的候选名单。这本书不仅受到专业评审团的认可,也深受读者的喜爱及高度评价。另外, 去年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我被邀参加了“布拉格国际书展”。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组织方安排了我与读者们举行几场座谈会和讨论会。一位捷克作家兼罗马尼亚语翻译家把小说中的部分片段译成了捷克语,帮助我与观众一起探讨了这些内容。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当地读者发持了极大的开放态度和好奇心。同时,观众中还有不少长期定居或在捷克工作的罗马尼亚人。我很高兴看到他们对祖国当代文学仍然感着浓厚的兴趣,这都是积极的回馈。
《脆弱》短篇小说是在疫情期间出版的。第二本小说出版的环境不同。我带着《斯特拉》参加了许多与公众举行的文学座谈会。我被外地一些城镇的图书馆被邀前往皮特什蒂、西奈亚、基蒂拉等地——参加图书馆与当代作家一到筹办的文化项目。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读者们渴望阅读当代罗马尼亚文学,并对其表示重视和关注。
我认为前往小社区与公众进行交流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因为相比大城市的观众,小地方的人们往往更加开放、感兴趣。这也是一种吸引儿童和青少年走进图书馆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这些文化机构发挥的重要作用,知道这里是一个可以借阅和阅读书籍的地方,而且现代文学也探讨现实社会中的热点话题,讲述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塑造那些与我们经历相似的角色。我想,如果你想吸引一个人去阅读,你应该用一篇当代文本去打动他,从而引导他走向现代文学、经典文学和文学正典。作家必须与读者直接互动,走进那些小型或弱势社区,因为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对年轻读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在学校教育之外的长期教育方式,可以陪伴他们一生。
人们需要明白,书中的故事来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我相信,阅读能够带来一种清晰的头脑视角,让你更清楚地看待周围的世界,使你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增强同理心和理解力。而这正是作家的使命——给予读者一种力量,一种认清生活的清醒思考方式,同时也敞开通往其他文学与故事的通道。
一本书有两个命运:一个是创作的命运,另一个是它出版后进入世界的命运,此时它便属于读者了。因为每一位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时,看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他实际上是在“重写”这本书,在他心中,它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故事。我相信,每一个读者本质上也是一个作家。这正是一部好作品的魅力所在——它促使你在心中重新书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