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谁控制招聘和安置外籍劳工机构的活动?
外籍劳动力的招聘和安置活动依据的是第25/2014号法令及后续修订,这是一部已不能满足当前规范在罗外籍人士中介机构所有需求的法规。
Iulia Hau 和 Irina Ivașcu (逸雪), 15.10.2025, 19:56
外籍劳动力的招聘和安置活动依据的是第25/2014号法令及后续修订,这是一部已不能满足当前规范在罗外籍人士中介机构所有需求的法规。
据国家贸易注册办公室的数据,2025年8月有7073家机构拥有开展劳动力安置活动所需的CAEN代码。而在2020年,该数字为5074家。然而,最近的新闻调查显示,许多其他企业在没有相应CAEN代码授权的情况下也在开展这些活动。目前,任何个人,无需任何培训、能力或职业道德,都可以从事为外籍工人获取工作批准函的工作。这些工人只有很短的时间来签署劳动合同:对于刚抵达罗马尼亚的人,期限为15个工作日;更换雇主时,期限为自上一合同结束起的90天。利用这些紧迫的期限以及外籍人士害怕成为非法居留的压力,那些向移民总监察署提交文件的中介或个人可以收取高额费用,而提供的合同却可能对外籍工人极为不利。由于缺乏一个连贯的法律框架来规范这些有关外籍人士在罗状况的关键行政流程,滥用职权、腐败和欺诈行为肆意滋生。
人口贩运专家西尔维娅·特布什克(Silvia Tăbușcă)指出,在罗马尼亚加入申根区后,这些中介机构的收费上涨了。她说: “首先,根据国际规范,招聘公司不允许向雇员收费。招聘机构的服务费用应由雇主支付,而非由求职者承担。这里存在违规行为。实际情况是,罗马尼亚的招聘机构与来源国的招聘机构合作并分账,而来源国的中介会收取一笔有时相当高的费用,因为人们确实会行贿以确保获得欧盟的工作岗位。”
西尔维娅·特布什克认为这些机构是导致外籍人士非法居留的主要责任方。她说:“我的看法是,多年来,在政治层面和一些‘聪明人’当中,利用那些不幸失去家园、失去生活、因招聘机构未兑现承诺而出现心理问题的人,赚取了巨额利润。依我之见,他们是首要责任方,雇主排在第二位。我查阅过很多案例。雇主受到招聘机构的指导如何行事,有时甚至故意让工人处于非法状态, 是为了支付低于最初协商工资的薪水。”
正如西尔维娅·特布什克解释,进入罗马尼亚非法居留状态对招聘机构有利,因为这样年度外籍工人配额就空出来了。于是,中介可以引入新的外籍工人,并再次收取费用。西尔维娅·特布什克认为,整个招聘过程需要更高的透明度,因为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中介层面,都存在腐败嫌疑,并且也存在于来源国。她还认为,目前的流程助长了腐败和侵犯人权的行为。西尔维娅·特布什克说: “我主张整个系统透明化,这样外籍工人也能知道情况,他有一个编号,通过该编号跟踪文件状态,雇主是否提交了,雇主是否承诺在30天内提交却没有提交,他能在30天内看到,提出异议或采取措施,或写信给移民局说‘我的文件雇主没有提交,尽管雇主承诺会提交,没有理由不续签劳动合同,我没有被通知,而是被欺骗了。’也就是说,应该存在一种持续的沟通机制。”
多位专家认为,罗马尼亚提出尽可能多的遣返决定,是为了证明其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并满足加入和留在申根区的条件。与此同时,那些为获取工作批准函而支付安置和服务费用的外籍人士却发现自己陷入非法境地,或工作条件不符合罗马尼亚劳动法:每天工作12-13小时,夜班没有得到相应报酬,经常打黑工且没有居留权,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些情况。不知道自已是否签署过合同终止文件,或者合同是否未被续签。专家表示,现在是行政机构为该招聘行业制定标准的时候了。是时候对这些机构和中介的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管了,特别是考虑到违规行为的受害者——外籍公民——还面临着语言障碍和对法律框架理解不足的困境。
移民总监察署辩称,外籍人士必须知道其主要义务是在罗政府通过签证或居留许可允许的期限内停留。根据罗法律,获取工作批准函的申请属于雇主的责任。重要的是雇主在合同关系中的认真程度,罗移民署代表补充道。罗移民署的官员与任何不当和非法行为划清界限,并指出在情况需要时,他们已向检察官通报了可能的腐败或类似腐败罪行,以及关于贩运移民的罪行。在2022年至2024年间,该机构已就此做了六次通报。移民总监察署的领导层和反腐败总局的官员在其所有下属机构中持续组织了咨询和腐败预防活动。
逸雪(翻译)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