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节目主持人小玉在本周的节目中,向您介绍布加勒斯特孔子学院11月11日在议会大厦展览中心举办“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的情况。
Nora Zainea(小玉), 12.11.2025, 13:35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节目主持人小玉在本周的节目中,向您介绍布加勒斯特孔子学院11月11日在议会大厦展览中心举办“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的情况。活动出席嘉宾包括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陈峰、文化参赞、教育参赞、孔子学院院长、布加勒斯特大学副校长、教师和大学生、中国社团成员以及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观众等共约150人。在开幕式上,学生们准备了一个深受观众喜爱的文艺表演,包括歌曲、舞蹈和中国服饰走秀,这都充分展示了他们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时所表现出的热情与喜悦。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作为社会与文化的体现,服饰不仅反映物质文明,也象征精神文明。人们在服饰中融入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品味、色彩偏好、文化心态和宗教观念。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服饰各具特色,如同56道绚丽的色彩,点缀在美丽的中华大地上,共同绘出一幅崭新的中国服饰画卷。本次展览以中国各民族的华丽服饰为载体,为观众呈现出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与文化演进的壮丽画面,展现出一个民族团结、文化多元而和谐共生的中国。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陈峰在致辞中指出: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我代表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对“霓裳锦韵”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开幕表示祝贺,对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和议会宫文化中心的精心准备和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占人口90%以上的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超过1.2亿人。
中国的56个民族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服饰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穿在身上的艺术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是丰富的艺术宝库,它们凝聚着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今天我们以服饰为窗口,让罗马尼亚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中罗文化交流。
最近,中方决定将对罗马尼亚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延期至2026年年底。
欢迎更多罗马尼亚朋友利用免签政策,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特别是到中国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观光,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元文化魅力和团结和谐之美。
我们也愿与罗方一道,继续拓展和深化包括经贸、文化、科技和教育在内的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罗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更大进展。
祝本次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